【转载】专家评审



由于部门加入了DQA的角色,也由于为了能够把设计量化,在部门的设计流程里面增加了“专家内部评审”的一个环节。不过执行一段时间之后几个设计师都在向我抱怨,参加这个评审有很大的挫败感,无论是在评审上被批判还是最后的得分,都受到严重的心理创伤。

我很抱歉听到这样的消息,其实这个专家评审的原身是我和在项目中一起做的。部门之所以想要“效仿”的原因是因为发现经过这个环节之后的设计质量明显提升很多。当然这不排除每个人的个人能力,但更多的是我不希望把这种“原身”演化成一种官方的审核。

这个“专家评审"现在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

1.所谓的专家是不是够格。

大部分公司都会遇到这个问题,所谓的专家都是从部门内部选拔或者钦点出来的,这些人(大部分是高管)能否有资格来对其他人进行专业性审核,这点需要商讨。有没有具体量化考核的标准,小满说根据可用性测试的要求可以来定义专家:1.看过成千上万的网站、2.获得过无数专业称号、3.设计过上千款杰出的作品、4.并且参加过不下10次的可用性评估等。真的有这样的人吗?如果有,他也没有时间来给大家一一做评审。所以我们就不要再披着“伪专家”的皮,换个方式虚心地进行指导吧。

2.分数怎么来衡量。

很多人认为分数是这个评审中的最终结果,包括DQA也为了这些忙碌着收集各方面相对资深的意见。但最终谁都没办法评判这个分数的准确性。比如60分为及格,但是所有设计师得到的分数都只有20-30分,那就像学校考试一样,到底是试卷太难还是学生智商有问题。可想而知,如果每个设计师都低分,只能说明分数的不公正。

3.提出问题的方式是否会激怒设计师。

当然这点是每个人不同沟通方法的问题。但是我听到的抱怨声最多的就是这点,很多评审们都会说一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来掩盖自己提出错误问题的窘境。那我也要为广大受评审之苦的人说一句:“士可杀,不可辱。”评审不是“官审民”,但很多时候评审都是部门的经理,而接受评审的人都是部门经理下面的设计师,这样的结构状态从根基上决定了“官审民”的状态。如果“民”要告“官”,除了坚持到头破血流,其他都是成为一代先烈。这样的结果只能使设计师按照评审家的意思进行设计,再也没有自己设计的主见。(当然有些人会说你也可以不按照他们的意思进行设计,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这个评审还要来干嘛?)

4.怎么样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

这个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既然是评审,那肯定是要评出个好坏来。好的设计是长什么样的,坏的设计又需要怎么样的改进,这个如果只有在评审的时候设计师才能知道的话,那只能说这些是评审们的砝码,没了它,评审们就再也没什么价值。好的设计需要扬长,坏的设计需要避短,这些都需要大家互相学习和沟通才能解决的,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评审。

还有很多的问题存在,但我想说的是,评审是种手段,但不是目的。当手段使结果更加恶化时,我觉得就应该去改变手段。

最后我希望看到的不是一种评审而是一种支持,既然改变不了专家的角色(在整个部门里面,经理是最有说话权的),那可以让这个角色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最终变成一个“专家支持”。

当然提出来说分数是为了激励和提升设计师的能力,并且不应该让设计师太过依赖“专家支持”。我同意,但是在应试教育下的产物总归是畸形的。我们不能期望通过某一种系统的机制去提高设计师的能力。给人挫败感的危害远大于不能激励设计师的危害,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中国的教育体系要改革分数体系的原因。至于不能让设计师太依赖“专家支持”这点,我倒觉得现在还没有什么专家可以让人非依赖不可。

要提升设计质量,要的是大家的建议,而不是大家的意见。要的是分享专业的能力,而不是藏着掖着变成潜规则。要的是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时再带动其他人一起提升,而不是站在山顶使劲踩那些一只手刚刚攀到顶峰的人。

相关话题: 源地址:

本文章由 萧过无痕 首发 萧过无痕的栖息地,欢迎转载,转载时敬请保留本版权信息,谢谢! 最后说明一下:凡是文章分类为【网络文摘】类的文章资源,版权已无法追源,请不要追究博主我为什么发文章不标注原出处,如果知道从哪转的,我会标注的,谢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