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萧过无痕的栖息地 \ 分类:网络文摘 \ 文章正文

王冉:谁谋杀了贝尔斯登

正在更新 @ 2011年7月9日 14:01:15 周六


1、这次摩根大通之所以能够在一个周末迅速出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国相关政府机构的全面介入。美国联储会主席伯南克和财长保尔森直接介入了摩根大通与贝尔斯登的收购谈判,并且每个人的脑门上都闪着一盏紧急灯--一个关键的政府协调会在周日凌晨五点召开,摩根大通的董事长迪蒙整个周末基本上没有合眼。最终,联储会不仅为贝尔斯登的部分流动性较差的资产提供了300亿美元的担保,还在摩根大通宣布收购的几分钟内降低了面向金融机构的紧急贷款利率。美国政府那只“无形的手”在这次营救大战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从“无形”变为“有形”。

2、不过,政府的强力介入固然有利于稳定市场人心,保证全球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但是从长远来讲,这次政府的及时出手会不会导致金融机构在未来对政府的救援行为产生更多的依赖心理、从而进一步丧失面对风险的自律与警醒呢?要知道,金融机构产生利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承担风险,如果每次出了事都有人兜底的话贪婪的银行家们在未来会不会更加肆无忌惮地放手一搏?政府今天救了贝尔斯登,如果万一明天雷曼兄弟、后天美林又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你还要一路救下去吗?

3、JP摩根这次仅用两亿多美元就把这家拥有85年历史、在美国排名第五的投资银行收到麾下,可以说是拣了一个大便宜。光贝尔斯登那幢总部大楼据说就值12亿美元。他们之所以能够拣到这样一个便宜除了美国政府部门拔刀相助之外,更主要还是因为摩根大通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较强,在去年开始的次债危机中没有伤筋动骨。我们常说,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这次,摩根大通就是那个有准备的人。

4、回过头看,贝尔斯登之所以在48小时之内迅速崩盘,并不是因为它真的需要崩盘,而仅仅是因为人们怀疑它可能要崩盘。这正是这件事最可怕的地方。上周三到周四的两天里,贝尔斯登的客户和交易对家因为对它的履约能力产生怀疑而一股脑提走了170亿美元的现金,导致它几乎是按照字面含义在“一夜之间”径直滑到了破产的边缘。这完全就是一部关于现代金融体系的教科书,它无比生动地阐释了一个道理:支撑现代金融体系最重要的基础不是物理世界中的实物资产,而是人们对于这个体系本身的信心以及这个体系中参与者在其他参与者心目中的信用。一旦信心动摇,一旦信用不再,再高的大厦也会在顷刻之间轰然坍塌,速度甚至比911中的世贸中心还要快。

5、从周一开始一直萦绕在人们心中的一个问题是:那些银行到底值多少钱?去年这个时候,贝尔斯登的市值为200亿美元,在和中信谈判参股的时候为135亿美元,上周初跌倒了80亿美元,上周五收盘的时候降至34亿美元,然后仅仅过了一个周末等到周日摩根大通报出收购价的时候已然只剩下血淋淋的2.4亿美元。谁说资本市场靠谱贝尔斯登跟谁急,只是急也白急。问题的实质是:金融机构为了博取高额利润近年来过度地通过金融杂技为本来不应得到贷款的人提供贷款,由此而产生的风险通过层层包装被隐藏起来,没有人能够真正看懂包装纸下面的东西,直到有一天忽然有人意识到包装纸下面可能是一堆没有价值的垃圾、甚至是一个一触即发的地雷区,并且很快地把这种担心在市场中传播出去。你当然可以说是上周三开始的市场传闻谋杀了贝尔斯登,但是从根本上说还是去年以前的贝尔斯登谋杀了今年的自己。我们或许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金融机构的价值评估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只看它的税后利润,也不能只看它的账面价值,同时还要看它所持有的金融资产的风险系数,无论同这些资产对应的账面价值是多少。

6、据媒体报道,中投公司这两天正在面试海外基金管理人。此前中投公司曾经小试牛刀投资了黑石和摩根斯坦利。不幸的是黑石的股票至今已经跌了50%,摩根斯坦利的股价也有一定幅度的下跌。对此我有三点看法:第一,我坚持认为媒体不应该过分纠缠于单一投资的短期盈亏,那不应该是一个主权基金的投资视野。第二,比黑石投资盈亏重要得多的一件事是明确中投公司的长期目标—在中投选择投资基金之前,我们必须首先确定符合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大环境的资产组合;而要确定这样的投资组合,代表国家意志的主管部门必须首先明确中投公司的长期目标和使命。第三,像贝尔斯登这样的金融机构连摩根大通都看不太清楚(所以他们周日还曾经考虑过给出一个“低两位数”的报价,可到了周一就变成了两块钱一股),更何况初出茅庐的中投。因此在今天这个市场环境下,同贸然参股评估起来过于复杂的大型金融机构相比,中投公司以有限合伙人的身份投资于著名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基金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7、中信证券命大,投资贝尔斯登的交易没有来得及交割就看到了贝尔斯登的山穷水尽。但是公平地说,当初中信和贝尔斯登谈判的时候,谁也不可能看出贝尔斯登会有今天。中信证券不应该因为逃过一劫就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就此止步,正如我们不能因为本来要上的那一班飞机出了事就永远不再坐飞机。摩根大通拣到的便宜不可能让中信拣到(甚至也不会让汇丰或者苏格兰皇家银行拣到)。这不是钱的问题;无论美国政府还是贝尔斯登的交易对家都不可能对中信产生那样的信任,中信的机制也不可能让它作出那么快的反应。但是,摩根大通收购了贝尔斯登以后并不意味着中信证券就彻底丧失了整合国际投行的机会;同时贝尔斯登的崩盘源于市场信心的轰然崩塌,也并不意味着它真的就只剩下那点价值。摩根大通看重的是贝尔斯登的按揭业务,将来未必不会考虑把贝尔斯登的其它投行业务再打包整体出售。那个时候中信也许还有机会,关键是要做那个有准备的人。

8、最后,我很奇怪,从昨天到今天,国内的财经媒体不约而同地对这件事采取了一带而过的处理方式。我不太明白—是这件事太敏感还是媒体太麻木?

 

引用地址:

说说看:(点击申请属于你的个性头像)

(*)

关于站长
网站公告
  • O(∩_∩)O
分类
最近关注
  • 最近关注着的娱乐节目有:
    1.CSI现场犯罪调查(三部);
    2.危机边缘
    3.暗侠
    4.都市侠盗
随便溜达
最新评论
言论
  • ⒈决不能因为一件伤心的失望的事,就从此放弃生活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⒉要像一颗青树,大风将树根吹折,然而巨大的树干,却永远树立;
    ⒊想匆匆忙忙地完成一件事以期达到加快速度的目的,结果总是要失败的;
    ⒋如果你是对的,就要试着温和地,技巧地让对方同意你;如果你错了,就要迅速而热诚地承认。这要比为自己争辩有效和有趣的多;
    ⒌"思考"应当走到众人前面去,"冤枉"不妨留在后面;
    ⒍如果试图改变一些东西,首先应该接受很多东西;
    ⒎以后更新^_^
友情连接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