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天上午的“IE用户比Opera和Chrome用户的IQ低?”这篇文章引起了朋友们的热烈讨论。明朝万达的@乌拉推特 (张柳)投稿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主要关注信息架构,交互设计和互联网产品方面,大家可以关注他的微博和博客。以下是正文部分:
今早,在36氪的微博上看了这样一条消息:IE用户比Opera和Chrome用户的IQ低?点 进去看见一个图表,浏览器用户IQ正序(如图):Opera,Camino,IE with a Chrome Frame,Safari,Chrome,Firefox,IE8,IE9,IE7,IE6。看到这里,我的思维一下打开了,觉得不只看见了一张横向的用 户调查结果排序,还隐约从中看见了一个纵向的浏览器发展印记。
作为一个从DOS走来的用户,一个互联网的体验者,浏览器在日常生活中扮演了很大一部分角色。在不断的发展和竞争中,很多浏览器被我们熟知或者遗 忘。从最初的IE6、7(应该还有IE45,Netscape,不提),到后来的TT、遨游、The world、IE8,再到现在偏向2.0风格的搜狗浏览器、360浏览器、Opera、Firefox、Safari、Chrome等等。每一款新产品的 出现基本上都能带来闪光点,每一次版本的更新都能看见进化的脚步。在这之中,用户根据习惯、需求、品味、爱好乃至营销效果进行着投票,最终形成了分类和差 异,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然而那张表就代表着这个投票的结果。
现在我们从这个结果逆向而行,体会用户的选择,能不能发掘出不同浏览器用户IQ不同这个表象的内在原因?我觉得应该从产品的角度进行分析。作为一个使用Opera5年的用户,我站在Opera的角度对其内在因素进行了3点大胆的猜测:
1.用户思想的开放度
接受新鲜事物可锻炼头脑灵活。这里要说的新鲜事物不是新的浏览器,而是新的信息。网络是一个越来越扁平化的信息海洋,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举足轻重。在网络上接收信息量大的人,对浏览器使用程度高,需求高。对浏览器有自己的筛选和比较,经过筛选之后择优使用。
2.用户的思维速度
用户的思维速度直观的体现在对浏览器反应速度的要求上。思维敏捷的人对信息消化能力强,有频繁跳转的需求,对浏览器的反馈和响应时间要求高。同时,思维敏捷的人一般不能承受慢、崩溃这样的情况出现,出现了就会考虑下一款浏览器了。这种人也乐于尝试和创新。
IE、360浏览器、搜狗浏览器、遨游、The world、百度浏览器等是Trident内核(即通常说的IE内核);Firefox是Gecko内核;Opera是Presto内核;Chrome、 Safari是WebKit内核。其中以Opera为代表的Presto内核的网页浏览速度最快。内核是Presto的最快,但在软件层面 上,Presto核心的Opera和Webkit核心的Chrome性能差异不明显。特别是最近的Opera版本,占用内存逐渐递增,崩溃频率增加,这是 后话。
3.用户的协调性
后期的浏览器普遍采用了手势的功能,在浏览的同时,采用了鼠标手势这种新的交互方式进行操作。不光扩展了鼠标单一的点击和滚动的操作方式,也扩大了思维的宽度和可能性。同时多种交互方式也增加了对头脑的记忆和思维决策的锻炼。
Opera的鼠标手势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系统。在软件安装之后就会有相关的教程指导完成做尝试用的几个手势:包括关闭当前页等。我从之前的遨游过来就会使用鼠标手势,但对比之下Opera的会更简洁有效。
除了上面的3点,现在的浏览器还有诸多特色,吸引有需求的人进行选择:
简洁的设计和广阔的浏览区域,能够给成熟用户更好的体验;基于云理念的网络同步账户,记录和收藏夹等信息,便捷好管理;开多标签时对内存的控制严格,不会像IE内核的,才开几个标签过了一会就要死要活;崩溃后的快速反应、重启迅速等等。
现实层面来说,好的浏览器对用户身心也是有积极意义的。让你更方便的了解信息,更愉快的进行浏览,更科学的控制时间。影响应该是有的,但扯的有点远了。
我们愿意看见这篇文章的积极意义,但是有时候固定的习惯和状态也许是难于改变或者仅仅是懒于更换,在这里不能以偏概全。另外这篇来自aptiquant的调研数据主要的对象是一些较成熟用户群体。而在中国,身处一个尚未稳定的浏览器市场,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CNZZ数据显示,2011年6月中国浏览器使用率前五情况如下:IE:62.96%,360浏览器:19.04%,搜狗浏览 器:5.76%,Chrome:2.52%,Firefox:2.06%。可见国内大部分用户还停留在系统自带的IE浏览器基础上。其次是一些优秀的国内 浏览器,最后才是报告中的国外优秀浏览器。可能用户的自主选择仍不够充分,但更可能是这样的情况适合当下主要客户群体的状态。这份报告对我们只是一种建设 性的意见。
最后,附上一张应景的各大浏览器的拟人化图(女向),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