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萧过无痕的栖息地 \ 分类:网络文摘 \ 文章正文

工业化生产:网络写手生存现状调查

正在更新 @ 2011年8月24日 22:08:55 周三


“读者对通俗小说的消费需求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打发自己工作生活之余的闲暇,那就需要每天有大剂量的文本,而且他们喜欢一个很长很大的故事,尽可能替他们消耗掉更多的空闲时间。”


8年前,晓峰(笔名“猫腻”)在互联网上发表了第一部小说《映秀十年事》。之后,2005~2006年,晓峰又在互联网上创作了小说《朱雀记》,这成为他第一部拿到收入的小说,并获得第四届原创文学大赛奇幻武侠奖金奖。
“目前网络文学的商业模式,给我们这种体制外的写作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可能性”,晓峰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而这种可能性在传统出版业里面,我们往往是很难找到的。”
在中国大多数发布网络文学的网站,读者可以免费阅读一部作品的部分章节,这些免费的章节是供读者挑选的,读者如果喜欢,可以选择订阅;如果不喜欢,也不用为免费章节的阅读付费。大多数网站对读者订阅采取“按字收费”的办法,每千字几分钱。
“‘免费试读’,降低了网络文学读者的门槛,让更多以前不读书的网民,在闲暇之余开始阅读,扩大了网络文学创作的受众基数。”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数 字出版研究室副主任王飚对本刊记者说,“‘按字收费’,则促使网络文学作者方面将收益与自己的劳动效率密切相关,提高了创作者的积极性。”
王飚认为,从当前网络文学创作的大环境来看,这种商业模式极大地促进了网络文学作者的创作热情,使得一大批草根作者的作品真正走到台前并得到认可。同时,这也与网络时代的消费模式相吻合。“按需付费,是现代商业的重要特征之一。”
网络写手应运而生
前不久,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0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 阅读率为77.1%,其中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32.8%,比2009年增长33.3%。相比较而言,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增长幅度最大。
调查显示,2010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上网率为49.9%,有66.3%的网民上网从事与阅读相关的活动,34.4%的网民更倾向于数字化方式的阅读。
在国内主要的文学网站上,各种类型的通俗小说占据了主要位置。“按需付费”的网络文学网站商业模式,则催生了一批专为网络写作的队伍。
“我2003年第一次在网上写书,主要是自娱自乐,或者说满足自己的写作欲望。当兴趣和工作统一时,人就很幸福了,所以当写小说能够挣钱时,我就很满足了。”晓峰说,目前网络文学的商业模式,让他看到了把通俗小说作家作为“终身职业”的希望。网络小说的篇幅也越来越长。
“作家的收入和作品字数成正比,可能是网络小说篇幅长的原因之一,但也和读者在网络上的阅读习惯有一定关系。”晓峰说,“读者对通俗小说的消费需求 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打发自己工作生活之余的闲暇,那就需要每天有大剂量的文本,而且他们喜欢一个很长很大的故事,尽可能替他们消耗掉更多的空闲时间。据我 所知,有很多读者甚至不愿意看字数少的书,因为觉得那样一下就看完了。”
在网上,读者对作品的评价不仅影响作者的写作,而且影响读者是否继续订阅。“在网上进行写作,最好也是最坏的事情就是你能看到最直接的反馈,不管是 过头的赞美还是最狠的攻击。”晓峰说,“边写边连载,读者的意见和喜好对作品影响确实更直接。通俗小说是比较偏向市场化一些,但没有作者有能力迎合所有读 者的喜好,我们必须清楚自己的写作风格受到读者欢迎的那一部分,并且坚持下去。我一向以为总不能向市场投降。通俗小说创作一定要非常尊重市场,但一定要控 制住自己的笔头,不能为了全面迎合市场而放弃自己的想法。”
劣币驱逐良币?
网络文学的商业模式大大激发了通俗小说作者的创作积极性,短时间内,互联网原创平台被通俗文学占领。“互联网门槛低,而且确实有海量的质量不一的作品存在,所以在很多传统评论者或者民众眼中,以网络为主要发布平台的通俗小说,似乎先天就要低上几个档次。”晓峰说。
在目前网络文学采用的商业模式下,晓峰对严肃文学和其他作品能否适应“持谨慎怀疑态度”。“通俗小说创作更下里巴人、接近民众一些,而且通俗小说靠情节取胜。”他说。
相比之下,不少传统的严肃文学作家不认同或难以适应互联网上的创作模式。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精典博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黎 明说:“一类作家是传统写作,如莫言、阎连科、麦家这样的人,他们不习惯每天在网上,被读者和网站催着交稿子,这些是传统的写作方法,喜欢关上门安安静静 地创作。还有一种,通过网上的互动,每天写七八千字,他们的阅读群体绝大部分在网上。传统作者没法适应互联网这么快的更新。这两种创作,一种是快餐式地喝 杯麦当劳的咖啡,一种是慢慢地泡一杯茶,静静品味,是不同的创作方式。”
陈黎明说:“现在文学分成很多类型,其中有主流文学,包括报告文学、历史小说等,这些是很专业的写作,作家科班出身,创作严谨。另一种是草根型的, 以盗墓、官场、谍战等类型为切入点去迎合读者,这样的作者写作,艺术创作并不是第一位的,而是为了符合类型读者的阅读口味,满足最大的粉丝群体。在流行文 学中,网络文学和草根文学的影响力在逐步增加。前几年网上阅读流行什么?都是和‘性’有关系的,草根阅读的基本诉求是很本能的,会被‘标题党’所吸引。”
“数字出版使作品发布门槛进一步降低,当前的确有一些作品通过花哨的营销、低俗的内容、违规的操作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王飚说,“任何市场环境下 都有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定义什么是劣币什么是良币。图书的本质是满足人们文化生活需求的商品,在不违反党和国家政策的前提下, 在杜绝低俗读物的内容方针指导下,读者喜欢的内容是应该被提倡的。”
“我们认为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起点中文网总编辑林庭锋则表示乐观:“互联网商业模式是大众通俗文学网络化、多元化的一种演进,与唐传奇、明清小 说、上世纪武侠小说,乃至好莱坞文化、日本动漫、欧美奇幻文化一样,是群众通俗文化消费需求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经典文学诞生的一块全新、优质的土壤—— 互联网商业模式下文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开放的全民创作、阅读热潮,这为经典文学提供了更广阔的读者群、储备了更雄厚的创作力量。”
一棵大树还是一片小草
“上个世纪50年代出生的作家有贾平凹、莫言,60年代出生的作家有阎连科、苏童等,而70年代以后出生的就没有大作家。这是很可怕的事情。”陈黎 明说,“就像砌房子一样,而五六十年代作家的创作,就是以农村、乡土、“文革”、小县城等作为创作的构架。而年轻作家的创作,是依赖现代元素作为砖石。创 作的材料不一样,就形成了两种风格的房子,一种很厚重、很经典,这样的作家很少;一种很时尚,能够很快被大部分年轻读者接受。”
不少网络小说发生在完全虚构的世界当中。“在商业流行创作中,很难见到作家个人的影子,不论是奇幻创作,还是穿越创作,没有作家的痕迹,完全架空,架空历史,架空时代。”陈黎明说。
晓峰在网络上发表的小说包括传统武侠、架空、权谋、神怪、星际等,他说:“凭空想象写成的故事自然没有什么力道,然而现实经历以及读过的书,大概只会选择性地呈现在小说的细节里,故事的结构大框架,终究还是要编造,因为大部分都是虚拟架空的背景。”
陈黎明说:“网络创作依托的是快餐式消费群,本身的价值观也是在快餐式的价值观上。网络文学产生的作者,更多是商业写作,或者流行写作,有商业化的目的。网站催着他创作,也不是文学化的目的。”
他介绍,受到网络阅读的冲击,最近几年,实体图书购买者已经在大量流失。“由于纸质图书市场被网络文学冲击得如此厉害,很多作家必须要向市场低头, 为了生存要低头。流行作家只是流行阅读大潮中产生的一朵浪花,很多作家追求被大众读者认同,追求发行量,追求网络上的点击率,追求知名度,甚至做出一些惊 人之举以取得大众的认同。”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王余光认为:“图书馆与纸本阅读是不可替代的。一个正常的人,可以爱一个不太漂亮的姑娘,但不会爱一张美人照。电子文本就像 一张赤裸的美人照,它让阅读陷入可悲的尴尬境地。而纸本阅读,就像你面对一位真实的衣着整齐的姑娘,她不仅有内容,更有可抚摸的物理属性。”
“只看纸质图书的是‘70后’,既看纸质图书也用网络阅读的是‘80后’”,网络小说作家张威(笔名“唐家三少”)向本刊记者表示,“更多用网络阅读的是‘90后’。”
王飚作出这样的判断:“当数字化的出版领域目前主要是年轻读者,需求主要是娱乐需求的时候,数字出版的内容多半是消遣性的。但当数字出版领域的读者 群的年龄逐渐增长,在社会层面上,逐渐覆盖完整的人群之后,数字出版领域内的创作与传统创作会呈现交互增长的模式,而不是泾渭分明。”

 

引用地址:

说说看:(点击申请属于你的个性头像)

(*)

关于站长
网站公告
  • O(∩_∩)O
分类
最近关注
  • 最近关注着的娱乐节目有:
    1.0CSI现场犯罪调查迈阿密 第十季
    1.1CSI现场犯罪调查纽约 第八季
    1.2CSI现场犯罪调查 第十二季
    2.危机边缘第四季
刚刚说过……
随便溜达
最新评论
言论
  • ⒈决不能因为一件伤心的失望的事,就从此放弃生活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⒉要像一颗青树,大风将树根吹折,然而巨大的树干,却永远树立;
    ⒊想匆匆忙忙地完成一件事以期达到加快速度的目的,结果总是要失败的;
    ⒋如果你是对的,就要试着温和地,技巧地让对方同意你;如果你错了,就要迅速而热诚地承认。这要比为自己争辩有效和有趣的多;
    ⒌"思考"应当走到众人前面去,"冤枉"不妨留在后面;
    ⒍如果试图改变一些东西,首先应该接受很多东西;
    ⒎以后更新^_^
友情连接
存档